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8
作者
肖武 [1 ]
李素萃 [1 ]
梁苏妍 [2 ]
徐建飞 [1 ]
吕雪娇 [1 ]
隋涛 [1 ]
汤曾伟 [1 ]
YIN Xiangyu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2] 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关键词
土地整治; 生态景观效应; 生态效应; 景观效应; 层次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1402 ;
摘要
为定量的评价土地整治前后产生的生态景观效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角度,构建了4层级14个评价指标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法划分指标等级及分值。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安徽省含山县某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景观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的生态景观效应贡献率为13.86%,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52 / 16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山水林田湖”统一管护生和谐.[N].宇振荣;.中国国土资源报.2015,
[2]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under rapid urbanization: A threat to sustainability in Hang-Jia-Hu region; China.[J].Shiliang Su;Zhenlan Jiang;Qi Zhang;Yuan Zhang.Applied Geography.2010, 2
[3]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李保杰.中国矿业大学.2014, 02
[4]  
重庆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及其景观效应.[D].陈荣蓉.西南大学.2012, 11
[5]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研究.[M].严金明.科学出版社.2016,
[6]  
景观生态学.[M].张娜.科学出版社.2014,
[7]  
景观生态学.[M].邬建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基于核密度的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J].
黄聪 ;
赵小敏 ;
郭熙 ;
谢文 ;
张佳佳 ;
叶英聪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 (11) :165-174
[9]   中国土地整治战略重塑与创新 [J].
郧宛琪 ;
朱道林 ;
汤怀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 (04) :1-8
[10]   让上海郊野公园回归生态本位 [J].
马震陆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 36 (02) :33-3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