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密度的余江县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55
作者
黄聪
赵小敏
郭熙
谢文
张佳佳
叶英聪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综合影响力; 核密度; 布局优化; 加权Voronoi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为综合分析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各项因素,以余江县农村居民点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居民点综合影响力进行评价,结合核密度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的集聚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的4种优化方案,最后引入加权Voronoi图,以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方向。研究表明:余江县综合影响力一级、二级和三级农村居民点面积分别为2 472.54、3 173.01和977.26hm2,面积占比依次为37.33%、47.91%和14.76%,高级别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余江县综合条件优越的中部区域,低级别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区域;核密度分析结果直观显示了高集聚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区域,可优先发展;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方案中,就近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共1 116.99hm2,重点发展型农村居民点共2 839.37hm2,内部挖潜型农村居民点共2 126.93hm2,迁移归并型农村居民点共539.52hm2,综合条件较差的南北丘陵地带设置的迁移安置点较少。研究结果可为对低丘岗地区农村居民点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优化提供参考,并可运用到土地整治规划、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化模拟及预测 [J].
韩会然 ;
杨成凤 ;
宋金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8) :976-986
[2]   典型工业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姜婵婵 ;
雷国平 ;
孟凡浩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15, (03) :396-402
[3]   重庆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长寿区海棠镇为例 [J].
樊天相 ;
杨庆媛 ;
何建 ;
潘菲 ;
邓永旺 .
地理研究, 2015, 34 (05) :883-894
[4]   黄淮海平原县域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及其整治策略 [J].
周宁 ;
郝晋珉 ;
孟鹏 ;
陈丽 ;
洪舒蔓 ;
穆哈拜提帕热提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7) :256-263
[5]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其分区管制 [J].
郭杰 ;
包倩 ;
欧名豪 ;
刘洋 ;
赵海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52-58
[6]   鄱阳县农村居民点布局适宜性评价及其布局优化对策 [J].
杨学龙 ;
叶秀英 ;
赵小敏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20 (01) :245-255
[7]   基于GIS的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格局研究——以湖北省竹溪县为例 [J].
李胜坤 ;
张毅 ;
闫欣 ;
牛利强 ;
汪洋洋 ;
曹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 (06) :780-785
[8]   竹溪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及空间分布特征 [J].
李胜坤 ;
张毅 ;
闫欣 ;
曹娟 .
水土保持研究, 2014, 21 (04) :203-207+218
[9]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等级评价与整理方向研究 [J].
刘超 ;
杨海娟 ;
龙冬平 ;
杨小刚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2 (03) :91-96
[10]   基于G1-GRA的火电厂综合性能评价模型研究 [J].
黄元生 ;
宋河 ;
汤新发 ;
田丽霞 ;
万有为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1 (02) :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