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以长寿区海棠镇为例

被引:40
作者
樊天相
杨庆媛
何建
潘菲
邓永旺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布局优化; 综合影响力; 加权Voronoi图; 海棠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3302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在分析海棠镇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地貌,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布局优化策略,并应用加权Voronoi图指导居民点斑块的迁移方向。结果表明:1海棠镇村级影响力居民点斑块面积183.57 hm2(183个);社级影响力居民点斑块面积206.86 hm2(391个);零星居民点斑块面积31.49 hm2(118个),影响力较大的居民点斑块主要分布在海棠镇中东部地势较平缓的区域;2通过布局优化,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总面积从优化前的421.92 hm2减少到优化后的353.73 hm2,减少了16.16%;居民点斑块密度由优化前的14.74个/km2降低到8.94个/km2,降低幅度达39.35%;居民点斑块平均面积从优化前的0.61 hm2增大到0.84 hm2,增加了37.70%。海棠镇农村居民点"小散乱"的空间分布现状得到较大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883 / 8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
    冯电军
    沈陈华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8) : 201 - 209
  • [2] 基于区位条件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谢保鹏
    朱道林
    陈英
    白志远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 219 - 227
  • [3] 巩义市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海贝贝
    李小建
    许家伟
    [J]. 地理研究, 2013, 32 (12) : 2257 - 2269
  • [4]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龙花楼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 1019 - 1028
  • [5]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双文元
    郝晋珉
    艾东
    黄晓英
    张玲娥
    孟鹏
    朱传民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0) : 251 - 261+297
  • [6]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布局优化研究——以江苏省江都市为例
    李鑫
    甘志伍
    欧名豪
    黄琪
    丑建立
    [J]. 地理科学, 2013, 33 (02) : 150 - 156
  • [7] 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宋伟
    陈百明
    张英
    [J].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 20 - 28
  • [8]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曲衍波
    姜广辉
    张凤荣
    商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 232 - 242
  • [9] 丹阳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沈陈华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 261 - 268
  • [10] 江汉平原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关系探讨
    肖飞
    杜耘
    凌峰
    高爱雄
    李元征
    [J]. 地理研究, 2012, 31 (10) : 1785 - 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