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关系探讨

被引:20
作者
肖飞 [1 ]
杜耘 [1 ]
凌峰 [1 ]
高爱雄 [2 ]
李元征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西安邮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村落; 微地形;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 [一般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对江汉平原村落点空间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分析其与平原微地形结构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对研究样区村落点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平原微地形起伏特点,采用一种局部形态分析方法进行微地形结构提取;进而对村落点空间分布与微地形提取结果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表明:村落空间分布与微地形结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约75.40%的村落点与所提取微地形凸起部位的空间位置重合,而83.94%的村落点在距离微地形凸起50m范围内,村落点整体表现出向所提取微地形凸起结构聚集的分布格局。江汉平原特有的村落空间结构主要受小尺度地形起伏的影响,村落格局与微地形结构在空间上的相关性较好地体现了人类活动与洪涝等自然灾害间的相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85 / 17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农村居民点研究进展 [J].
何英彬 ;
陈佑启 ;
唐华俊 ;
陈仲新 ;
辛晓平 ;
张保辉 ;
李丹丹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4) :433-437
[2]   中国陆地地貌基本形态类型定量提取与分析 [J].
程维明 ;
周成虎 ;
柴慧霞 ;
赵尚民 ;
李炳元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6) :725-736
[3]   中国陆地1∶100万数字地貌分类体系研究 [J].
周成虎 ;
程维明 ;
钱金凯 ;
李炳元 ;
张百平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 (06) :707-724
[4]   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巩义市为例 [J].
李君 ;
李小建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95-1204
[5]   DEM坡度计算的适宜窗口分析 [J].
刘学军 ;
张平 ;
朱莹 .
测绘学报, 2009, 38 (03) :264-271
[6]   基于多源遥感的聚落与多级人口统计数据的关系分析 [J].
杨存建 ;
白忠 ;
贾月江 ;
程熙 ;
邓丽丽 .
地理研究, 2009, 28 (01) :19-26
[7]   黄淮海平原中部地区村庄格局演变实证分析 [J].
吴文恒 ;
牛叔文 ;
郭晓东 ;
李钢 ;
陈辉 .
地理研究, 2008, (05) :1017-1026
[8]   基于DEM的地貌实体单元自动提取方法 [J].
肖飞 ;
张百平 ;
凌峰 ;
薛怀平 ;
杜耘 ;
武红智 .
地理研究, 2008, (02) :459-466
[9]   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宋国宝 ;
李政海 ;
鲍雅静 ;
吕海燕 ;
高吉喜 ;
王海梅 ;
许田 ;
程岩 .
科学通报, 2007, (S2) :78-85
[10]   论DEM地形分析中的尺度问题 [J].
刘学军 ;
卢华兴 ;
仁政 ;
任志峰 .
地理研究, 2007, (03) :43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