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

被引:37
作者
冯电军
沈陈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优化; 农村居民点斑块; 综合影响力; 扩展断裂点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3 [土地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居民点迁移合并是土地整理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文基于中心地理论,选择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综合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单元总分加权法计算了单元的分值,Natural breaks法划分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等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之后,基于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计算了优势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影响范围,研究了被迁移的农村居民点斑块的迁移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区位因素、居民点因素、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是朱林镇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心村、核心村、自然村和零星村落4个等级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在规模和数量上等级结构明显。不同等级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其影响力不同,应采用重点发展、限制发展、迁移合并和政策保留等策略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模小、影响力低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应迁移到附近规模大、影响力高的农村居民点斑块,以保持农村居民点斑块结构稳定。该研究结果符合朱林镇的实际情况,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区位条件分析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选择 [J].
谢保鹏 ;
朱道林 ;
陈英 ;
白志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1) :219-227
[2]   县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测算与时序分区 [J].
杨悉廉 ;
杨齐祺 ;
周兵兵 ;
吕立刚 ;
王慎敏 ;
金晓斌 ;
周寅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12) :235-245
[3]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及整理潜力测算研究[J]. 周玉.广东土地科学. 2013 (02)
[4]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J].
曲衍波 ;
姜广辉 ;
张凤荣 ;
商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232-242
[5]   丹阳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沈陈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2) :261-268
[6]   村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J].
孔雪松 ;
刘耀林 ;
邓宣凯 ;
罗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8) :215-222+293
[7]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优化 [J].
邹利林 ;
王占岐 ;
王建英 .
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09) :71-77
[8]   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研究 [J].
孙宇杰 ;
张宇辰 ;
李鹏 ;
费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8) :958-963
[9]   加权Voronoi图在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J].
邹亚锋 ;
刘耀林 ;
孔雪松 ;
范登科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2, 37 (05) :560-563
[10]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J].
马晓冬 ;
李全林 ;
沈一 .
地理学报, 2012, 67 (04) :516-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