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与其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被引:18
作者
雷雳 [1 ]
郭菲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青少年; 分离-个体化; 假想观众; 互联网娱乐;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问卷法,以332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假想观众、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青少年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网上娱乐且有更高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2)分离-个体化中的分离焦虑和预期拒绝对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3)青少年的互联网娱乐偏好对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正向的预测作用;(4)假想观众观念对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直接的预测作用;(5)分离-个体化中的吞噬焦虑通过对互联网娱乐的偏好间接正向预测病理互联网使用水平;(6)分离-个体化中的分离焦虑和自我卷入通过假想观众观念间接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病理互联网使用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021 / 10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
    雷雳
    柳铭心
    [J]. 心理学报, 2005, (06) : 91 - 96
  • [2] SCL-90-R and 16PF profi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excessive Internet use
    Yang, CK
    Choe, BM
    Baity, M
    Lee, JH
    Cho, JS
    [J].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IATRIE, 2005, 50 (07): : 407 - 414
  • [3]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and psychosocial well-being: development of a theory-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J] . Scott E Caplan.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02 (5)
  • [4]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Davis, RA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1, 17 (02) : 187 - 195
  • [5]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Holmbeck, GN
    Leake, C
    [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99, 28 (05) : 563 -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