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区域“四水”转化

被引:19
作者
张俊娥 [1 ,2 ]
陆垂裕 [1 ,2 ]
秦大庸 [1 ,2 ]
刘淼 [1 ,2 ]
机构
[1]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关键词
分布式水文模型; MODCYCLE; “四水”转化; 天津市;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1.05.022
中图分类号
P334.9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天津市现状,利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近期针对强人类活动地区,尤其是复杂的农田系统开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MODCYCLE模型,构建了天津市MODCYCLE模型,并对天津市"四水"转化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四水"转化过程受社会侧支水循环的影响较大,有地表产流少、土壤补给大消耗量大、地下水超采以及入境水和外调水利用率高等特点。当地地表水已不能满足区域用水需求,现状条件下通过消耗上游来水量和外调水量保证区域用水,未来虽然还有南水北调工程补水,但仍需要执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才能逐步减少地下水超采,增加入海水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6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型开发及其应用——Ⅰ.模型开发与验证[J]. 贾仰文,王浩,周祖昊,游进军,甘治国,仇亚琴,陆垂裕,罗翔宇.水科学进展. 2010(01)
[2]   黄土丘陵区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实验研究 [J].
徐学选 ;
张北赢 ;
田均良 .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1) :16-22
[3]   基于二元水循环模式的水资源评价理论方法 [J].
王浩 ;
王建华 ;
秦大庸 ;
贾仰文 .
水利学报, 2006, (12) :1496-1502
[4]   黑河流域水循环系统的分布式模拟(Ⅰ)——模型开发与验证 [J].
贾仰文 ;
王浩 ;
严登华 .
水利学报, 2006, (05) :534-542
[5]   中国西北内陆盆地水分垂直循环及其生态学意义 [J].
周爱国 ;
马瑞 ;
张晨 .
水科学进展, 2005, (01) :127-133
[6]   河西内陆河流域的水循环分析 [J].
高前兆 ;
仵彦卿 .
水科学进展, 2004, (03) :391-396
[7]   四平市四水转化产流模型研究 [J].
周桂兰 ;
刘淑清 ;
苑宝忠 ;
高伟 ;
白宇 .
东北水利水电, 2004, (03) :18-20
[8]   华北平原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的二元耦合模型研究 [J].
谢新民 ;
郭洪宇 ;
唐克旺 ;
尹明万 .
水利学报, 2002, (12) :95-100
[9]   青铜峡灌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的探讨 [J].
雷志栋 ;
苏立宁 ;
杨诗秀 ;
哈岸英 .
水利学报, 2002, (06) :9-14
[10]   四水转化、水资源与水土姿源平衡——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平衡分析问题讨论(1) [J].
雷志栋 ;
杨诗秀 ;
胡和平 ;
尚松浩 ;
苏立宁 ;
刘慧芳 ;
哈岸英 .
水利规划设计, 2001, (02) :28-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