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演进与要素错配——基于2003-2020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

被引:27
作者
吴亚玲 [1 ]
杨汝岱 [2 ]
吴比 [3 ]
鲁国梁 [1 ]
机构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2]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3]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错配; 反事实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形成生产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借鉴Ayerst等核算农业生产领域要素错配程度的理论框架,基于2003-2020年农业农村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户层面要素错配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从生产率角度看,本文参考两种框架的测算结果均显示,2003年以来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上升并不明显,也不具备持续性;中国农业生产领域内部要素错配程度较高,各要素按照错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中间投入,若对要素进行有效重新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率增长,大致可使农业总产出上升40%~50%;通过反事实分析发现,单纯依靠提升农户全要素生产率或提高要素投入对增加总产出的效果并不理想,改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应成为下一阶段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行业劳动投入和劳动生产率:2000—2018 [J].
陈梦根 ;
侯园园 .
经济研究, 2021, 56 (05) :109-126
[2]   农业生产率测度、无效流转与土地再配置——基于一个“U形”关系的识别 [J].
周泽宇 ;
余航 ;
吴比 .
经济科学, 2019, (06) :104-116
[3]   中国农村家庭收入流动:1986~2017年 [J].
朱诗娥 ;
杨汝岱 ;
吴比 .
管理世界, 2018, 34 (10) :63-72
[4]   农民工与城市工资——来自中国内部移民的证据 [J].
赵西亮 .
经济学(季刊), 2018, 17 (03) :969-994
[5]   土地资源配置不当与劳动生产率 [J].
盖庆恩 ;
朱喜 ;
程名望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7, 52 (05) :117-130
[6]   农户究竟需要多大的农地经营规模?——农地经营规模决策图谱研究 [J].
倪国华 ;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5, 50 (03) :159-171
[7]   中国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地长期投资的影响分析 [J].
郜亮亮 ;
冀县卿 ;
黄季焜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11) :24-33
[8]   农地使用权确权与农户对农地的长期投资 [J].
黄季焜 ;
冀县卿 .
管理世界, 2012, (09) :76-81+99+187
[9]   要素配置扭曲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J].
朱喜 ;
史清华 ;
盖庆恩 .
经济研究, 2011, 46 (05) :86-98
[10]   Misallocation, Selection, and Productivity: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With Panel Data From China [J].
Adamopoulos, Tasso ;
Brandt, Loren ;
Leight, Jessica ;
Restuccia, Diego .
ECONOMETRICA, 2022, 90 (03) :1261-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