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的几点思考

被引:7
作者
董亚珍
机构
[1] 浙江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自愿有偿; 适度规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相对于农户而言,家庭农场既具有适度规模效应,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专业化,也可以生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既有利于非农资本的进入,也有利于解决农村"老弱化"和"留守儿童"问题。发展家庭农场,必须坚持自愿有偿原则、适度规模经营原则和准入原则;必须建立权属清晰、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必须建立能够及时提供土地供需的信息平台;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保证农民利益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与崭新模式 [J].
于金富 ;
邵培杰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2, (06) :68-72
[2]   组织视角的中国农业规模化问题分析 [J].
陈纪平 .
中国经济问题, 2012, (06) :40-46
[3]   同步推进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J].
赵鹏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1, 15 (04) :44-48
[4]   我国农地规模经营中家庭农场优势的理论分析 [J].
黄延廷 .
改革与战略, 2011, 27 (05) :81-84
[5]   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对策 [J].
肖云 .
社会科学战线, 2010, (08) :210-213
[6]   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 [J].
董亚珍 ;
鲍海军 .
社会科学战线, 2009, (10) :95-98
[8]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 新华网 . 2013
[9]   家庭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规模效率及其下一步 [J].
王洪清 ;
祁春节 .
改革, 2013, (04) :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