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被引:19
作者:
尹光天
许煌灿
曾炳山
周再知
冯昌林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来源:
关键词:
单叶省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经济效益;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8.01.002
中图分类号:
S727 [各林种造林];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系统地论述了单叶省藤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壮苗培育、造林技术以及人工藤林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单叶省藤的天然分布仅见于海南岛东部及南部海拔300~1100m的原始林和次生林中,但人工栽培已扩大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区)的南部地区,其最适栽培区的气候条件是:年均温>22℃,年降雨量>1500mm,≥15℃年积温>7000℃,最冷月均温>14℃,干旱月数少,几乎全年无霜冻;要求土层较深厚、肥沃和较湿润的土壤条件;采种处理后的种子可沙床播种催芽,亦可将种子置于低温高湿条件贮藏至翌年3月播种,湿砂层积催芽,安全可靠、发芽整齐、费用低廉,为生产上育苗的最佳催芽方法;适宜的光照、供水和施肥将促进单叶省藤苗高、叶数和叶面积的增长,提高苗木光合作用能力,加速各器官生物量的积累;人工造林宜用营养杯苗实行林藤间种,种植密度为1200~1500丛/hm2,丛植3~4株,石梓、火力楠、木麻黄、马尾松等是实施间种的较佳上层树种;在25年经营期内,藤茎总产量11349.0kg/hm2,净收入42939.86元/hm2,内部收益率21.2%,收益成本比2.13,投资收回期10.3a,经营藤林具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