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点与空间指示

被引:20
作者
文旭 [1 ]
熊荣敏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
[2]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空间指示; 参照点; 认知辖域; 参照点构造; 模糊性;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10.01.033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空间指示及其参照点在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参照点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借助Langacker的参照点构造理论,从方向参照点的确定、位置参照点的选择和方位词的选用等几个方面,讨论英语中空间方位参照的认知过程。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我们发现,在认知过程中,人们会选择不同的参照点或观察点对相同的事物进行观察和认知,从而造成人们对事物认知结构的不同,并导致这一过程中参照点空间指示的模糊性。文章最后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利用空间指示的手势用法、象征用法和回指用法,并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减少甚至消除空间指示的模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语用学概论.[M].何自然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语言空间系统的认知阐释 [J].
文旭 ;
匡芳涛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03) :81-86
[3]   论汉语空间方位参照认知过程中的基本策略 [J].
方经民 .
中国语文, 1999, (01) :12-20
[4]   汉语怎样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 [J].
刘宁生 .
中国语文, 1994, (03) :16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