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应用效果分析——以塔河油田S48井区为例

被引:16
作者
刘群
李宗杰
禹金营
马学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高精度三维; 观测系统; 叠前时间偏移; 储层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4 [地震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针对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纵、横向非均质性强,目的层埋藏深度大、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等特点,进行了基于目标的采集、观测系统设计以及激发和接收等参数的论证和优选,建立了超深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技术系列。S48井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实践取得了明显的开发应用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83+18 +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精细成像技术 [J].
马学军 ;
李宗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29 (06) :764-768
[2]   准噶尔盆地宽方位角三维地震应用效果分析 [J].
彭文利 ;
仲伟军 ;
杨迪生 ;
支东明 .
新疆地质, 2005, (02) :173-178
[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识别模式 [J].
王勤聪 ;
李宗杰 ;
孙雯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5) :400-401+353
[4]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J].
阎相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62-265
[5]   地震和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J].
张永升 ;
李家蓉 ;
潘新志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 (04) :46-48
[6]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J].
赵生斌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0, (03) :333-338+402
[7]  
利用物理模型模拟影响P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的因素.[A].郝守玲;赵群;.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2004,
[8]  
油气勘探开发实用地震新技术.[M].邹才能;张颖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9]  
走向精确勘探的道路.[M].李庆忠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