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的成因:Sr-Nd-Pb-O同位素制约

被引:29
作者
高庚
徐兆文
杨小男
王云健
张军
蒋少涌
凌洪飞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同位素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岩浆混合; 辉石闪长岩; 铜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内,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运用Sr、Nd、Pb和O同位素综合示踪技术,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白芒山辉石闪长岩锶同位素初始值(ISr)变化于0.707291~0.707315之间;εNd(t)值变化于-13.04-14.01之间;全岩δ18O值为10.2‰11.7‰;初始铅同位素组成(t=142.9Ma)为:(206Pb/204Pb)i=17.9790~18.3267,(207Pb/204Pb)i=15.5125~15.6578,(208Pb/204Pb)i=38.1000~38.2117.结合安徽沿江地区岩浆岩研究资料可以看出,白芒山辉石闪长岩体为壳、幔岩浆混合成因,成岩物质起源于扬子下地壳和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是富集岩石圈地幔和扬子下地壳物质混合的产物,成岩过程后期经历了上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影响.其中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主要与俯冲洋壳与陆壳析出流体的混染与交代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9 / 27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M]. 地质出版社 , 唐永成等著, 1998
[12]  
Magma sources for Mesozoic anorogenic granites of the White Mountain magma series, New England, USA[J] . K. A. Foland,J. C. Alle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91 (2)
[13]  
18 O-Enrichment of silicic magmas caused by crystal fractionation at the Galapagos Spreading Center[J] . Karlis Muehlenbachs,Gary Byerly.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2 (1)
[14]   峨眉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来自低钛和高钛玄武岩的Sr-Nd和O同位素证据 [J].
肖龙 ;
徐义刚 ;
何斌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2) :207-217
[15]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J].
吴才来 ;
陈松永 ;
史仁灯 ;
郝美英 .
地球学报, 2003, (01) :41-48
[16]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元古代非造山岩浆岩及其对成矿的制约[J]. 王一先,裘愉卓,高计元,张乾.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S1)
[17]   青藏高原北羌塘榴辉岩质下地壳及富集型地幔源区——来自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
赖绍聪 ;
刘池阳 .
岩石学报, 2001, (03) :459-468
[18]   安徽的地壳演化:Sr,Nd同位素证据 [J].
陈江峰 ;
谢智 ;
张巽 ;
周泰禧 .
安徽地质, 2001, (02) :123-130
[19]   中国大陆地壳铅同位素演化的动力学模型 [J].
李龙 ;
郑永飞 ;
周建波 .
岩石学报, 2001, (01) :61-68
[20]   扬子岩浆岩带东段基性岩地球化学 [J].
邢凤鸣 .
地球化学, 1998, (03) :25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