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尺度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15
作者
马仁锋 [1 ]
张海燕 [1 ,2 ]
沈玉芳 [1 ]
王筱春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2] 上海市闵行区行政学院
[3] 云南大学区域与资源规划系
关键词
县域综合发展潜力; 评价; 指标体系框架; 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
D O I
10.13483/j.cnki.kfyj.2009.03.007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践的迫切需求。在分析综合发展潜力评价特性、评价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建构了由显示性、解释性指标类构成的区域综合发展潜力逻辑框架。并结合现有研究进一步建构了由目标层—指标层—指标项三级复合而成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指标体系和现有的评价方法利弊,提出系统聚类分析法是省域尺度县级单元综合发展潜力的最合适评价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2007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2007
[12]  
城市竞争与竞争力[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于涛方著, 2004
[13]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 2003
[14]   A framework for profiling a lake's riparian area development potential [J].
Jakes, PJ ;
Schlichting, C ;
Anderson, DH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 69 (04) :391-400
[15]  
经济综合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 杨大成.集团经济研究.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