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的证立论:超越意志论和利益论

被引:20
作者
于柏华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意志论; 利益论; 折中论; 形式论; 证立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意志论和利益论是权利概念的两种代表性理论,二者各有缺陷这一事实促使人们探索超越二者的理论路径。目前主要有三种超越路径,分别是折中论、形式论和证立论。折中论和形式论的权利概念在"普遍性"或"区分性"上有较为严重的缺陷,皆不可取。证立论基于"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义务的证立关系"界定权利的概念,揭示了权利在法律实践中的普遍性、区分性特征,是目前更具理论吸引力的权利概念理论。依照证立论,拥有权利意味着法律承认个人的利益构成了他人负担义务的充分根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2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权利认定的利益判准 [J].
于柏华 .
法学家, 2017, (06) :1-13+175
[2]   权利和义务是对应的吗? [J].
陈景辉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33-53
[4]   侵权法对权利和利益区别保护论 [J].
阳庚德 .
政法论坛, 2013, 31 (01) :99-106
[5]   侵权法中权利与利益的区分方法 [J].
于飞 .
法学研究, 2011, 33 (04) :104-119
[6]   法律权利的定义 [J].
北岳 .
法学研究, 1995, (03) :42-48
[7]   论法律权利的本质 [J].
葛洪义 .
当代法学, 1988, (03) :19-23
[8]  
法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孙国华, 2020
[9]  
法理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舒国滢, 2019
[10]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雷磊,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