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与超稳定心理结构

被引:7
作者
刘同辉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中国人格理论; 五类型人格论; 五因素人格论; 超稳定心理结构;
D O I
10.13852/j.cnki.jshnu.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
B848 [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传统的五类型人格理论是中国人格理论的核心之一,论文首先考察了其形成的过程和主要发展;其次重点分析、诠释和评价了"圣人人格、君子人格、士者人格、庶人人格和小人人格"五种人格类型的内涵、特征、外在事功以及形成原因;最后,通过对中国人格理论的双核心"五类型人格论"和"五因素人格论"关系的分析,提出了超稳定心理结构的理论构想,进而推论超稳定心理结构是传统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的深层心理原因,并进行了纲要式论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王阳明“圣凡平等论”的人格心理学解读 [J].
刘同辉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27-132
[2]   我国古代人性论的心理学诠释 [J].
燕国材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13-125
[3]   中国古代传统的五因素人格理论 [J].
燕国材 ;
刘同辉 .
心理科学, 2005, (04) :780-783
[4]  
中国心理学史.[M].高觉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  
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M].朱义禄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6]  
中国思想通史.[M].侯外庐等著;.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