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共事务概念主流观点的商榷——兼论需求溢出理论的双层公共事务观

被引:33
作者
刘太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事务; 需求溢出; 公共物品; 公共问题; 公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受西方传统公共物品理论的影响,中国学界关于公共事务概念的主流观点是共需说+行为说。与之不同的是,需求溢出理论把公共事务的逻辑起点前移至公共管理所要解决的个人需求上——认为溢出于其本人和私组织的个人人道需求和适度需求就是公共管理所应解决或处理的公共事务,即原初公共事务或价值性公共事务;同时,为解决原初公共事务所派生出来的公共管理主体自身的管理问题也是公共管理所应解决或处理的公共事务,即派生性公共事务或工具性公共事务。由此形成需求溢出理论的双层公共事务观:一层是原初公共事务或价值性公共事务,另一层是派生性公共事务或工具性公共事务。对于价值性公共事务而言,人道需求和适度需求之间的分界线、适度需求与不属于公共事务的奢侈需求之间的分界线,因时代、国家或民族而有所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公共资源的承载力和风俗文化所塑造的需求偏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4+127 +1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共行政中的公共事务界分 [J].
侯保疆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0 (03) :68-73+95
[2]   布坎南与公共物品研究新范式 [J].
张琦 .
经济学动态, 2014, (04) :131-140
[4]   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J].
刘太刚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2, (03) :35-40
[5]   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 [J].
周义程 .
南京社会科学, 2007, (01) :77-82
[6]   公域与私域的划分及其内涵 [J].
李晓辉 .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4) :124-127
[7]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J].
王惠岩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2, (06) :67-71
[8]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 [J].
王乐夫 .
政治学研究, 2001, (03) :78-84
[9]   公共事务:政府职能界定的重新思考 [J].
刘旭涛 .
中国行政管理, 1998, (05) :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