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黑麦草早、晚熟品系生育进程中可消化养分变化的差异

被引:4
作者
郑凯 [1 ]
顾洪如 [2 ]
丁成龙 [2 ]
许能祥 [2 ]
沈益新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关键词
多花黑麦草; 器官; 生育期; 可消化养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6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阐明多花黑麦草生长发育进程中养分变化的规律和品系间差异,田间试验测定了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不同器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结果表明:早熟品系孕穗到开花、晚熟品系拔节到开花,NDF和ADF含量均在孕穗期最低;同时,NSC含量最高,分别达干物质重的2.68%和2.85%,IVDMD亦较高。早熟品系抽穗后IVDMD快速降低,而晚熟品系下降较为缓慢,从拔节到开花一直保持较高的营养品质。早、晚熟品系叶鞘的IVDMD均显著低于叶片,亦略低于茎秆。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追施不同氮量对多花黑麦草干物质产量和可消化干物质产量的影响 [J].
顾洪如 ;
李元姬 ;
沈益新 ;
丁成龙 ;
钟小仙 ;
许能祥 .
江苏农业学报, 2004, (04) :254-258
[2]   粗饲料品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吉鹍 .
江西饲料, 2004, (06) :1-4
[3]   玉米营养成分时空动态 [J].
陈玉香 ;
周道玮 ;
张玉芬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9) :1589-1593
[4]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研究 Ⅶ黑麦草残留物的田间分解及营养元素的释放动态 [J].
辛国荣 ;
杨中艺 .
草业学报, 2004, (03) :80-84
[5]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6.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 [J].
辛国荣 ;
郑政伟 ;
徐亚幸 ;
杨中艺 .
草业学报, 2002, (04) :21-27
[6]   不同基因型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积累与碳氮转运的关系 [J].
周琴 ;
姜东 ;
戴廷波 ;
荆奇 ;
曹卫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1-4
[7]   谷子不同类型品种生育后期物质生产与转运 [J].
刘晓辉 ;
杨明 .
吉林农业科学, 2002, (04) :13-18
[8]   谷子(粟)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及对产量的贡献 [J].
古世禄 ;
马建萍 .
华北农学报, 2002, (02) :30-35
[9]   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J].
裴彩霞 ;
董宽虎 ;
范华 .
中国草地, 2002, (01) :33-38
[10]   特高多花黑麦草的生长适应性及物质积累动态研究 [J].
丁成龙 ;
顾洪如 ;
辛红霞 ;
钟小仙 .
中国草地, 2001, (05)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