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被引:10
作者
龙文华 [1 ,2 ]
陈鸿汉 [1 ]
李志 [2 ]
潘洪捷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西辽河平原; DRASTIC方法; 地下水脆弱性;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在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影响西辽河平原固有脆弱性的最主要的7个影响因子,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将研究区划分为14365个评价单元,运用基于DRASTIC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的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绘制了脆弱性分布图。评价结果表明西辽河平原(内蒙古部分)地下水脆弱性存在3个分区:大部分地区为地下水稍易污染区;南部的黄土地区为地下水稍难污染区;而西辽河和乌尔吉木伦河的中上游为地下水相对略易污染区。评价结果对该区地下水资源保护、防止地下水污染具有指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98 / 6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研究 [J].
贝娜里迪克森 ;
李大秋 ;
朱丽艾尔思 ;
邓春凯 ;
刘新华 .
环境保护科学, 2007, (05) :64-67
[2]   基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综述 [J].
王宏伟 ;
刘萍 ;
吴美琼 .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 (03) :43-45
[3]   基于DRASTIC的松嫩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模糊综合评价 [J].
肖长来 ;
方樟 ;
梁秀娟 ;
冯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7, (05) :94-98
[4]   应用DRASTIC、AHP对地下水脆弱性的评价比较 [J].
杨维 ;
王虎 ;
李宝兰 ;
王立东 ;
郭毓 ;
杨军锋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3) :489-492
[5]   基于熵权的改进DRASTIC模型在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孟宪萌 ;
束龙仓 ;
卢耀如 .
水利学报, 2007, (01) :94-99
[6]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与探讨 [J].
刘仁涛 ;
付强 ;
李伟业 ;
冯艳 ;
李国良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6, (06) :1-5
[7]   几种评价地下水环境脆弱性方法之比较 [J].
贺新春 ;
邵东国 ;
陈南祥 ;
刘卫林 .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5, (03) :17-20+24
[8]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分区研究 [J].
贺新春 ;
邵东国 ;
陈南祥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01) :73-78
[9]   地下水脆弱性研究进展 [J].
姜桂华 .
世界地质, 2002, (01) :33-38
[10]   地下水环境脆弱性的模糊综合评判 [J].
张立杰 ;
巩中友 ;
孙香太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1, (02)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