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学徒制教育的兴衰及启示

被引:9
作者
颜忠军
机构
[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关键词
学徒制; 契约; 行会; 发展性评价; 职业道德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71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040108 ;
摘要
中世纪西欧学徒制教育是作为社会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发端。这一时期的学徒制因行会的壮大而发展,又因行会的衰退而消亡。学徒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建立旨在约束师徒双方行为的契约。这种契约有其局限性,但却蕴含了朴素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而行会从学徒到帮工、再到师傅的规定,既为学徒自我发展提供了外在保障机制,也为其自我激励提供了内在源泉。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的民间学徒制 [J].
徐国庆 .
职教论坛, 2006, (02) :1-1
[2]   古代学徒制对中职学校办学思路的启示及思考 [J].
郭志勇 .
中等职业教育, 2004, (24)
[3]   浅析德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及其对我国职教发展的影响 [J].
樊宝生 .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4) :86-88+91
[4]   合同培训:美国社区学院新的增长点 [J].
张旺 .
教育与职业, 2002, (06) :43-46
[5]  
教学论[M]. 河北教育出版社 , 田慧生,李如密著, 1996
[6]  
外国教育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戴本博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