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吸附等温线法表征页岩孔隙结构的模型适用性初探

被引:44
作者
杨侃 [1 ]
陆现彩 [1 ]
徐金覃 [1 ]
尹宏伟 [1 ]
胡文瑄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气体吸附等温线; 页岩; 孔径分布; BJH法; HK法; QSDFT法;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3.05.017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常见的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孔隙表征方法,通过选择3件标准样品(介孔和微孔材料以及纳米碳管),对比分析了BJH法、HK法和QSDFT法的结果。研究发现BJH法和HK法分别仅适用于介孔和微孔的表征,而QSDFT法对介孔和微孔的表征都适用。鉴于页岩孔隙具有孔径分布广、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建议在分析页岩孔隙结构时宜采用QSDFT方法。同时,还分析了2件采自四川筇竹寺组的页岩样品,分析结果表明:该页岩富含微孔。按照BJH法得到的孔径分布进行的估算,所得甲烷吸附容量显著低于QSDFT方法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分析 [J].
胡琳 ;
朱炎铭 ;
陈尚斌 ;
陈洁 ;
王阳 .
煤炭学报, 2012, 37 (11) :1871-1877
[2]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孔隙结构特征 [J].
钟太贤 .
天然气工业, 2012, 32 (09) :1-4+21+125
[3]   依兰盆地煤与油页岩赋存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J].
柳蓉 ;
刘招君 ;
柳世友 ;
刘冬青 ;
李宝毅 ;
杨小红 ;
徐银波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76-781
[4]   川南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条件与有利区分析 [J].
黄金亮 ;
邹才能 ;
李建忠 ;
董大忠 ;
王社教 ;
王世谦 ;
王玉满 ;
李登华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82-787
[5]   川南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成藏意义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方俊华 .
煤炭学报, 2012, 37 (03) :438-444
[6]   四川地区志留系页岩气成藏的地质背景 [J].
朱炎铭 ;
陈尚斌 ;
方俊华 ;
罗跃 .
煤炭学报, 2010, 35 (07) :1160-1164
[7]   页岩气的赋存形式研究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张雪芬 ;
陆现彩 ;
张林晔 ;
刘庆 .
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 (06) :597-604
[8]   基于探针气体吸附等温线的矿物材料表征技术:Ⅱ.多孔材料的孔隙结构 [J].
杨侃 ;
陆现彩 ;
刘显东 ;
侯庆锋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4) :362-368
[9]  
Effect of organic-matter type and thermal maturity on methane adsorption in shale-gas systems[J] . Tongwei Zhang,Geoffrey S. Ellis,Stephen C. Ruppel,Kitty Milliken,Rongsheng Yang.Organic Geochemistry . 2012
[10]   Quenched soli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pore size analysis of micro-mesoporous carbons [J].
Neimark, Alexander V. ;
Lin, Yangzheng ;
Ravikovitch, Peter I. ;
Thommes, Matthias .
CARBON, 2009, 47 (07) :1617-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