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地区海陆风特征及其影响

被引:26
作者
周武 [1 ]
黄小丹 [1 ]
黄忠 [2 ]
肖伟军 [2 ]
机构
[1] 广东省阳江市气象局
[2] 广州中心气象台
关键词
海陆风; 降水; 高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4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以阳江地区常规气象站、中尺度观测网的自动气象站和海边的2个80m梯度观测塔资料为依据,对该地区海陆风特征及其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江地区海陆风西岸早于东岸。在近地层,海陆风随高度升高而增大,5月份前后有时海陆风较浅,不能影响到80m高度。陆风转海风多发生在11:00—12:00之间,海风转陆风发生在23:00前后,都发生在日气压变化的峰值时段。海陆风与山谷风叠加可以达到离海岸线70~75km的内陆地区,但并不能越过云雾山山脉。海陆转换时期,在沿海海湾地区形成辐合区,这个辐合区使其北侧阳江市区附近成为广东4—7月的多雨中心,海风加强向北进到达阳春附近的"喇叭口"地区产生辐合,又使该地成为阳江4—7月另一个多雨地区,这些都是阳江成为广东省暴雨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如果海陆风环流没有受到破坏,阳江沿海地区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3+132 +13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2006年8月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海陆风特征及三维结构分析 [J].
盛春岩 ;
王建林 ;
刁秀广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609-614
[2]   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特征分析 [J].
刘玉彻 ;
杨森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2) :25-28
[3]   2004年10月珠江口西岸海陆风特征观测研究 [J].
李明华 ;
范绍佳 ;
王宝民 ;
吴兑 ;
祝薇 ;
刘吉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23-125
[4]   台风远外围大范围强对流天气成因综合分析 [J].
黄忠 ;
张东 ;
蔡安安 ;
方一川 ;
叶爱芬 .
气象, 2007, (01) :25-31+130
[5]   日照沿海海陆风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J].
庄子善 ;
郑美琴 ;
王继秀 ;
周秀君 ;
张民凯 .
气象, 2005, (09) :66-70
[6]   东西向海岸线对局地性降水的作用 [J].
刘正奇 ;
谢巨伦 .
气象, 2003, (12) :41-44
[7]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刘运策 ;
庄旭东 ;
李献洲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4) :433-441
[8]   珠江口地区海陆风系的研究 [J].
张立凤 ;
张铭 ;
林宏源 .
大气科学, 1999, (05) :581-589
[9]   长江三角洲夏季海陆风与热岛环流的相互作用及城市化的影响 [J].
苗曼倩 ;
唐有华 .
高原气象, 1998, (03) :59-68
[10]   海陆边界层气象特征的分析 [J].
杨林 .
气象科技, 1998, (02) :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