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24
作者
张利平 [1 ,2 ]
秦琳琳 [1 ]
胡志芳 [3 ]
曾思栋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3] 北京市海淀区水务局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水源区; 气候变化; 水文循环; SWAT模型;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0.11.001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为研究流域,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等资料,采用1980—1990年日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检验,研究了SWAT模型在该流域的适用性;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中大气环流模型多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特别排放情景下21世纪降水、气温、径流、蒸发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与基准期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21世纪气温将持续增高,年降水量将增加,径流量较基准期将出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21世纪40年代年径流量开始较基准期增加,预示着水源区的水资源在21世纪前期将出现减少,21世纪中后期将增加。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径流变化影响不大,总体来看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
引用
收藏
页码:1261 / 127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刘健 ;
张奇 ;
许崇育 ;
翟建青 ;
靳晓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2) :139-145
[2]   VIC模型与SWAT模型在中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对比研究 [J].
张利平 ;
陈小凤 ;
张晓琳 ;
宋星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8) :745-752
[3]   中国天气发生器降水模拟参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J].
廖要明 ;
陈德亮 ;
高歌 ;
谢云 .
地理学报, 2009, 64 (07) :871-878
[4]   南方气候区草坪草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J].
庞桂斌 ;
彭世彰 ;
丁加丽 ;
徐俊增 ;
焦健 ;
魏征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02) :143-146
[5]   东江流域实际蒸发量与蒸发皿蒸发量的对比分析 [J].
谢平 ;
陈晓宏 ;
王兆礼 ;
谢毅文 .
地理学报, 2009, 64 (03) :270-277
[6]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J].
张利平 ;
陈小凤 ;
赵志鹏 ;
胡志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60-67
[7]   自然气候变异与人为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进展 [J].
刘春蓁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3) :133-139
[8]   “蒸发悖论”在中国的规律分析 [J].
丛振涛 ;
倪广恒 ;
杨大文 ;
雷志栋 .
水科学进展, 2008, (02) :147-152
[9]   气候变化对黄河源区径流过程的影响 [J].
贾仰文 ;
高辉 ;
牛存稳 ;
仇亚琴 .
水利学报, 2008, (01) :52-58
[10]   气候变化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 [J].
郝振纯 ;
李丽 ;
王加虎 ;
王振华 ;
史学丽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3) :42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