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语言认同

被引:27
作者
黄行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民族语言; 国家通用语言; 语言的工具、文化、权利认同;
D O I
10.19689/j.cnki.cn10-1361/h.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7 ;
摘要
语言认同是族群认同的重要属性。语言不同的社会功能可形成不同的语言角色认同,如国家通用语言承担更多的交际工具认同,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承担更多的文化载体和社会权利的认同。而且,还存在弱势语言、非主体民族语言、复杂语言环境语言群体的认同意识要强于强势语言、主体民族语言、简单语言环境的语言群体。鉴于国家语言和民族语言认同角色定位的不同,用市场化政策提升国家语言工具认同和用非市场化优惠政策保障民族语言的区域自治权利、非遗文化的载体权利,是实现民族语言—国家语言认同和谐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科学保护语言与国际化标准 [J].
黄行 .
民族翻译, 2014, (02) :14-19
[2]   语言认同与华语传承语教育 [J].
周明朗 .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4, (01) :15-20
[3]   汉语方言研究愿景 [J].
曹志耘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2, (05) :86-92
[4]   论国家语言认同与民族语言认同 [J].
黄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 (03) :36-40
[5]   语言濒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孙宏开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 (02) :1-7
[6]   国家通用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法律法规的比较述评 [J].
黄行 .
语言文字应用, 2010, (03) :19-22
[9]   语言识别与语言群体认同 [J].
黄行 .
民族翻译, 2009, (02) :3-11
[10]   汉语方言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对策 [J].
吴永焕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8, (04)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