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会同地区森林植被转变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王莹 [1 ,2 ]
王彦梅 [1 ,2 ]
陈龙池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天然常绿阔叶林;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碳含量;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156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研究了湖南省会同县森林植被从地带性植被天然常绿阔叶林到杉木人工林再到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转变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和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常绿阔叶林,分别仅为常绿阔叶林的76.8%和71.5%;与天然阔叶林相比,杉木人工林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5.8%、22.1%和45.1%,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了40.0%;相反,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比杉木纯林分别增加了20.3%、12.6%和67.8%,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降低了41.0%;表明森林植被转变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的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905 / 9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杉木连栽土壤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J].
杨承栋,张小泉,焦如珍,魏以荣,冯福娟 .
林业科学, 1996, (02) :175-181
[2]   不同栽杉代数29年生杉木林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 [J].
杨玉盛 ;
邱仁辉 ;
何宗明 ;
俞新妥 ;
黄宝龙 .
林业科学, 1998, (06) :5-13
[3]   连栽地4年生杉木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J].
谢国阳 ;
林思祖 ;
张文富 ;
杨承栋 ;
郑盛培 ;
马祥庆 ;
林开敏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9, (03) :65-69
[4]   杉楠混交与人工杉木林自养机制的恢复 [J].
汪思龙 ;
廖利平 ;
邓仕坚 ;
高洪 ;
黄志群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34-37
[5]   高原湿地纳帕海退化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J].
陆梅 ;
田昆 ;
陈玉惠 ;
常凤来 ;
莫剑锋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4, (01) :34-37
[6]   亚热带天然次生常绿阔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比较 [J].
颜绍馗 ;
汪思龙 ;
胡亚林 ;
高洪 ;
张秀永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792-1796
[7]   杉木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质变化特征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高洪 ;
于小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70-1274
[8]   杉木人工林取代天然次生阔叶林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J].
胡亚林 ;
汪思龙 ;
颜绍馗 ;
高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8) :1411-1416
[9]   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5) :1-6
[10]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J].
焦晓光 ;
隋跃宇 ;
张兴义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 (04) :494-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