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的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强度与协调度典型模式探究

被引:33
作者
马才学
金莹
柯新利
马艳春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多功能; 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法; 强度与协调度; 空间异质;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研究目的:辨识耕地多功能强度与协调度典型模式,厘清湖北省耕地多功能典型模式的空间分布,为耕地多功能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全排列多边形图示指标法,系统聚类法。研究结果:(1)湖北省各县(区)耕地多功能在空间上呈显著分异:耕地多功能强度由鄂中向鄂西、鄂东呈弱化趋势,耕地多功能协调度由鄂东向鄂西呈减弱趋势。(2)湖北省各县(区)耕地多功能典型模式可划分为5类:多功能强协同发展模式、多功能协同发展模式、多功能弱协同发展模式、生态优先发展模式、社会主导发展模式;在空间分布上的具体表现为由鄂西至鄂中、鄂东地区,耕地多功能模式逐渐从生态优先发展模式转向多功能协调发展模式及多功能强协调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多功能弱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结论:研究结果与目前湖北省实施的"两圈一带"发展战略所确定的区域功能定位相符,比较客观地揭示了处于同一发展时期不同地区的耕地多功能现状,对指导不同地区耕地多功能优化调整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农地多功能供需错位与协同作用研究进展及趋势 [J].
胡伟艳 ;
魏安奇 ;
赵志尚 ;
张安录 ;
宋彦 .
中国土地科学, 2017, 31 (03) :89-97
[2]   基于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的唐山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 [J].
张路路 ;
郑新奇 ;
原智远 ;
崔海宁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6) :23-32
[3]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的时空演变 [J].
罗成 ;
蔡银莺 .
经济地理, 2016, 36 (03) :153-161
[4]   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枫 ;
董玉祥 .
资源科学, 2015, 37 (11) :2179-2192
[5]   北京市耕地多功能空间分异及其社会经济协调模式解释 [J].
施园园 ;
赵华甫 ;
郧文聚 ;
汤怀志 ;
徐阳 .
资源科学, 2015, 37 (02) :247-257
[6]   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 [J].
彭建 ;
刘志聪 ;
刘焱序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6) :1-8
[7]   北京市耕地功能空间差异及其演变 [J].
杨雪 ;
谈明洪 .
地理研究, 2014, 33 (06) :1106-1118
[8]   近年来北京市耕地多功能演变及其关联性 [J].
杨雪 ;
谈明洪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5) :733-743
[9]   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功能变化 [J].
宋小青 ;
吴志峰 ;
欧阳竹 .
地理学报, 2014, 69 (04) :435-447
[10]   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新方法——组合式动态评价法 [J].
张伟 ;
张宏业 ;
王丽娟 ;
张义丰 .
生态学报, 2014, 34 (16) :4766-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