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法治支撑与保障——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例

被引:6
作者
郭天武 [1 ]
卢诗谣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法学院/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2] 中山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双循环; 制度对接; 法治保障;
D O I
10.19861/j.cnki.tqsjyll.20210121.009
中图分类号
D927 [地方法制];
学科分类号
0301 ;
摘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以及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作为中国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对接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样本的基础条件和制度优势。然而鉴于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以及"三法域"的特殊背景,法治建设在制度对接、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对外投资等领域存在诸多难点。在区域治理必须坚持法治先行原则的指导下,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现实瓶颈及实际需求,确有必要从打通法治障碍、强化法治动力、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防范法治风险四个方面出发,为大湾区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法治支撑与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合作的立法路径 [J].
郭天武 ;
吕嘉淇 .
地方立法研究, 2020, 5 (04) :83-96
[2]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J].
陈雪珍 .
地方立法研究 , 2020, (04) :97-105
[3]   冲突挑战与创新融合: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思考 [J].
谭博文 .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 (05) :55-62
[4]   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对策研究 [J].
金仁淑 ;
孙玥 .
国际贸易, 2019, (09) :70-79
[5]   营商环境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政府机构改革:功能定位及路径分析 [J].
钱锦宇 ;
刘学涛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03) :86-93
[6]   营商法治环境评价的中国思路与体系——基于法治化视角 [J].
谢红星 .
湖北社会科学, 2019, (03) :138-147
[7]   关于“一带一路”法制建设和法律风险防范的思考 [J].
北京市律师协会外事委员会课题组 .
中国司法, 2016, (11) :44-49
[8]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般理论 [J].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6, 22 (03) :5-37
[9]   当代中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论纲 [J].
刘炳君 .
法学论坛, 2016, 31 (01) :118-124
[10]   区域法治文化:意义阐释、运行机理与发展路径 [J].
夏锦文 ;
陈小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3 (01)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