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北京地区“7.21”特大暴雨不稳定能量诊断分析
被引:13
作者:

甘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邓长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李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机构:
[1] 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来源:
关键词:
不稳定能量;
假相当位温;
对流有效位能;
能量廓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站、地面加密自动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简称"7.21"过程)不稳定能量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7.21"暴雨过程中西南低空急流对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输送使对流有效位能迅速增加;暴雨发生时假相当位温的垂直分布几乎与等压面垂直,暴雨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凝结潜热释放,对对流层中层起到加热作用,甚至出现了位势稳定的情况。单站探空资料的分析表明,低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层,有利于前期不稳定能量的积累;暴雨发生前对流有效位能达2089 J·kg-1,能量平衡高度为160 h Pa,正超能的分析也表明北京地区"7.21"过程为特大暴雨的能量特征。当强度为1.2×10-4s的气旋性涡度靠近北京地区时,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
[J].
蒋立辉
;
张小宇
;
庄子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 29 (04)
:18-25

蒋立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气象研究所

张小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气象研究所

庄子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气象研究所
[2]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俞小鼎
.
气象,
2012, 38 (11)
:1313-1329

俞小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3]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J].
方翀
;
毛冬艳
;
张小雯
;
林隐静
;
朱文剑
;
张涛
;
谌芸
;
盛杰
;
蓝渝
;
林易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10)
:1278-1287

方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毛冬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张小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林隐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朱文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张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盛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蓝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林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气象台 国家气象中心

郑永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国家气象中心
[4]
北京721特大暴雨极端性分析及思考(一)观测分析及思考
[J].
谌芸
;
孙军
;
徐珺
;
杨舒楠
;
宗志平
;
陈涛
;
方翀
;
盛杰
.
气象,
2012, 38 (10)
:1255-126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徐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杨舒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宗志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陈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方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盛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5]
华北一次暴雨过程中潜热对中尺度系统和降水影响的数值研究
[J].
陶玥
;
齐彦斌
;
洪延超
.
气象学报,
2012, 70 (01)
:50-64

陶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齐彦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洪延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云降水物理与强风暴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6]
华北一次强对流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J].
高万泉
;
周伟灿
;
李玉娥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1)
:1-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伟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李玉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保定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7]
北京对流性天气的高空气候背景分析
[J].
王丽荣
;
裴宇杰
;
陈明轩
;
王迎春
;
陶祖钰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7, (05)
:1-7

王丽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市气象局 石家庄市气象局

裴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气象局 石家庄市气象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迎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石家庄市气象局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石家庄市气象局
[8]
北京“7.10”暴雨β-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何立富
;
陈涛
;
周庆亮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5)
:655-665

何立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陈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周庆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北京城区一次大到暴雨的预报难点分析
[J].
李津
;
王华
.
气象,
2006, (02)
:92-97

李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10]
北京地区夏季边界层急流的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J].
孙继松
.
大气科学 ,
2005, (03)
:445-452

孙继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气象台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