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性脾栓塞术的质量控制

被引:99
作者
梅雀林
李彦豪
陈勇
鲁恩洁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栓塞.治疗性,质量控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7.6 [脾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寻术中较准确地控制脾栓塞程度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地分析90例部分性脾栓塞(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术患者栓塞前、后的脾动脉造影表现,总结出大小为1mm×1mm×1mm明胶海绵颗粒数(G)、内径约1mm脾内动脉支数(A)与栓塞程度(Ee)的关系。以此为依据对24例脾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栓塞(E)前先根据Ee预期、A值确定明胶海绵用量,行PSE术后,比较Ee实际与Ee预期的偏差。结果G、A与E(Ee×100)的关系为G=(E-11.45)A/50.79。运用本公式可确定栓塞剂用量,从而控制Ee,95%偏差范围将控制在-5.8%~6.8%。结论根据预期栓塞程度与脾内动脉分支数确定明胶海绵颗粒用量,从而控制栓塞程度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定量脾栓塞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部分脾栓塞治疗儿童遗传性贫血的术后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J].
陈勇,李彦豪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5, (08) :534-537
[2]   脾动脉造影自然形态观察与临床意义 [J].
杨彤翰 ;
马宏敏 ;
王敖川 ;
孙清荣 .
实用放射学杂志, 1991, (04) :214-217+224
[3]  
肝胆胰疾病介入诊疗技术[M]. 广东科技出版社 , 朱建新等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