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流”理念的价值及其实践途径——对创建一流大学的理性认知

被引:5
作者
耿有权
机构
[1] 不详
[2] 东南大学 江苏南京
[3] 不详
关键词
“一流”理念; 实践途径;
D O I
10.16697/j.cnki.xdjygl.2004.06.003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流”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状态 ,即是一种意义和理念的表述 ,也就是最好的、最棒的。它被人们熟悉、认知、内化 ,最后表现为一种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这对创建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实践的角度看 ,大力倡导“一流”的理念 ,创设争“一流”的氛围 ,鼓励争“一流”的特色 ,勇于展示“一流”的成果 ,赋予“一流”以中国色彩 ,将是我国大学实现世界“一流”目标的关键 ,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和理想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名榜”转 [J].
潘懋元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 (03) :50-51
[2]   对我国确立世界一流大学理念的审视——赫钦斯教育思想的历史再认 [J].
余桂红 ;
贾永堂 .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2) :81-84
[3]   一流大学应该是特色大学 [J].
闵春发 .
求是, 2002, (01) :49-50
[4]  
李约瑟集[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英)李约瑟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