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伤害机理及调整措施

被引:11
作者
王红涛 [1 ]
庞占喜 [2 ,3 ]
刘大锰 [4 ]
王润好 [5 ]
崔连训 [5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辽河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4]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5] 河南油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注蒸汽; 储层物性; 黏土矿物; 沥青沉积; 储层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258 [油气层损害与预防];
学科分类号
082001 ;
摘要
对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注蒸汽过程中岩石颗粒的溶解、黏土矿物的溶解及转化、新生矿物的生成、结垢沉淀的产生和注蒸汽后沥青沉积及原油组成的变化引起的储层物性变化。运用铸体和扫描电镜方法,研究了注蒸汽后储层孔隙结构变化特征和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的储层伤害机理。根据储层注蒸汽前后物性变化规律提出了治理储层伤害和改善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自2000至2002年,应用治理储层伤害技术对策后,热采区块开发后期累计增油9.413 8×104t,累计油汽比达到了0.36,增油效果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555 / 5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蒸汽吞吐汽窜调剖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J].
张红玲 ;
刘慧卿 ;
王晗 ;
王书林 ;
包术成 .
石油学报, 2007, (02) :105-108
[2]   渤海稠油油藏出砂规律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J].
田红 ;
邓金根 ;
孟艳山 ;
曾祥林 ;
孙福街 .
石油学报, 2005, (04) :85-87+92
[3]   蒸汽吞吐后期近井地带储层的变化及其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J].
杨春梅 ;
陆大卫 ;
张方礼 ;
李洪奇 ;
刘卫东 .
石油学报, 2005, (03) :74-77
[4]   利用地化参数预测稠油油藏开采难度 [J].
赵红静 ;
张春明 ;
梅博文 ;
张敏 ;
尹太举 .
石油学报, 2004, (03) :61-65
[5]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开发技术试验研究 [J].
邵先杰 ;
汤达祯 ;
樊中海 ;
马玉霞 ;
崔连训 .
石油学报, 2004, (02) :74-79
[6]   蒸汽吞吐稠油储层矿物溶蚀量和沉淀量的计算 [J].
李云峰 ;
钱会 .
油田化学, 1997, (02) :48-52
[7]   稠油热采注入水对储层岩石化学破坏作用的研究 [J].
李云峰 ;
钱会 .
油田化学, 1996, (01) :40-43
[8]   The study on composition changes of heavy oils during steam stimulation processes [J].
Fan, HF ;
Liu, YJ ;
Zhang, LY ;
Zhao, XF .
FUEL, 2002, 81 (13) :1733-1738
[9]  
Wettability and connate water saturation in hydrocarbon reservoirs with bitumen deposits[J] . N.C Wardlaw,M McKellar.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1998 (3)
[10]  
Oil recovery by steam injection: three-phase flow effects[J] . C. Jabbour,M. Quintard,H. Bertin,M. Robin.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