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443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被引:7
作者
张增艳
辛志勇
陈孝
钱幼亭
林志珊
徐惠君
马有志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毒; 中间偃麦草; 易位系; 基因组原位杂交; RFLP;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以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附加系L1衍生抗病系PP9-1为抗源,与小麦推广品种陕7859、丰抗8号杂交并自交,在F6代中选到农艺性状优良的高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43。对YW443及其亲本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YW443高抗大麦黄矮病毒GPV、GAV株系。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RFLP分析和RAPD分析,研究YW43的遗传构成及其抗病基因染色体归属。结果表明:YW443(2n=42)的遗传构成为40条(20对)小麦染色体和2条(1对)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染色体,易位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片段较小,属于St基因组,小麦染色体7D长臂末端片段被中间偃麦草染色体7St长臂末端片段取代,小麦新品系YW443为小麦-中间偃麦草7DS·7DL-7StL易位系,其抗病基因位于7StL末端。筛选出的特异RAPD标记OPR19-900,能检测出L1及其衍生抗病系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7StL片段,可作为鉴定抗黄矮病易位系的1个标记。
引用
收藏
页码:614 / 6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分子标记定位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抗黄矮病基因 [J].
张增艳 ;
辛志勇 ;
马有志 ;
陈孝 ;
徐琼芳 ;
林志珊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 (04) :413-417
[2]   抗黄矮病小麦新品系YW243的鉴定 [J].
谢皓 ;
陈孝 ;
林志珊 ;
辛志勇 ;
马有志 .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9, (01) :8-12
[3]   利用生物化学标记分析鉴定一个抗小麦黄矮病的小麦新种质 [J].
聂道泰,贾旭,胡适全,俞春江,庄家骏,周广和,钱幼亭 .
遗传学报, 1994, (06) :468-473
[4]   应用生物技术向小麦导入黄矮病抗性的研究 [J].
辛志勇 ;
徐惠君 ;
陈孝 ;
林志珊 ;
周广和 ;
钱幼亭 ;
成卓敏 ;
P.J.Larkin ;
P.Banks ;
R.Appels ;
B.Clarke ;
R.I.S.Brettell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01) :36-42
[5]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庄巧生,杜振华主编, 1996
[6]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ranslocated chromosome using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on two Triticum aestivum Thinopyrum intermedium translocation lines resistant to wheat streak mosaic or 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J].
Wang, RRC ;
Zhang, XY .
CHROMOSOME RESEARCH, 1996, 4 (08) :583-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