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29
作者
王旭丽 [1 ]
周江羽 [1 ]
马良 [1 ]
揭异新 [1 ]
苗洪波 [2 ]
邱玉超 [2 ]
李楠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重力流沉积; 生储盖组合; 油气藏; 岔路河断陷; 伊通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始新统中发育大量水下重力流沉积,根据重力流发育位置及沉积特征,可划分为浅水浊流沉积、深水浊流沉积、水下滑塌沉积和水下泥石流沉积4种类型。通过对本区区域地质背景、钻井岩性、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水下滑塌和水下泥石流沉积为再搬运和再沉积作用的产物,常与断裂相伴生;但浅水及深水浊流沉积常发育在前扇三角洲部位,大部分是由阵发性水下分流河道水流事件形成的,部分属于滑塌浊流二次沉积成因。油气勘探成果表明,研究区水下浊积砂体的储集物性普遍较好,并已有油气勘探突破,证实位于二号断层下降盘的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周缘的深水浊积砂体和浅水浊积砂体有着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温志新 ;
王红漫 ;
陈春强 ;
胡咏 ;
李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2) :117-122
[2]   断陷湖盆层序演化对储集体成因类型及构型的控制 [J].
赖生华 ;
麻建明 ;
孙来喜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360-364
[4]   层序地层构成与层序控砂、控藏的自相似特征——以三角洲-浊积扇体系为例 [J].
邓宏文 ;
王红亮 ;
王居峰 ;
谢晓军 ;
苏宗富 ;
尚尔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491-495
[5]   东营凹陷中带沙河街组三段浊积体储层特征类型与成因 [J].
王居峰 ;
郑和荣 ;
苏法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528-532
[6]   库车坳陷上三叠统的浊流沉积及石油地质意义 [J].
李文厚 ;
周立发 ;
符俊辉 ;
赵文智 ;
薛良清 ;
靳久强 .
沉积学报, 1997, (01) :21-25
[7]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 [J].
李祯,温显端,周慧堂,徐勇为 .
现代地质, 1995, (01) :99-107+135-136
[8]   辽河盆地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 [J].
高延新 ;
吴崇筠 ;
庞增福 ;
常承永 ;
应风祥 .
沉积学报, 1985, (04) :83-93
[9]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中的浊积岩 [J].
赖婉琦 ;
顾家裕 .
沉积学报, 1984, (04) :47-57
[10]  
含能源盆地沉积体系[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思田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