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珠江流域盆地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及其对南海沉积物的贡献
被引:42
作者:
刘志飞
[1
]
CColin
[2
]
黄维
[1
]
陈忠
[3
]
ATrentesaux
[4
]
陈建芳
[5
]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Laboratoire IDES, UMR CNRS, Université de Paris XI
[3]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4] UMR PBDS CNRS/USTL, Université de Lille I
[5]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黏土矿物;
表层沉积物;
物源区;
东亚季风;
珠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黏土矿物以其示踪洋流变化和揭示物源区陆地同时期气候变化的能力,近年来在南海东亚季风演化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作为南海北部陆源物质输入的重要河流之一,以往的研究还没有开展过详细的黏土矿物学工作.运用X射线衍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珠江流域盆地(包括珠江主流、各支流和珠江口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合.结果显示,珠江流域盆地黏土矿物组合主要由高岭石(35%65%)、绿泥石(20%35%)和伊利石(12%42%)组成,蒙脱石含量一般小于5%,区域分布上不具明显的差异性.但是,从珠江流域盆地到南海北部,高岭石含量持续降低,蒙脱石含量持续上升,伊利石含量也不断上升,伊利石化学指数递减,伊利石结晶度增强,这些特征都表明珠江流域盆地对南海北部黏土矿物的贡献主要是高岭石,其次是伊利石和绿泥石,基本不提供蒙脱石.研究认为,珠江对南海北部陆缘的黏土矿物贡献率最多为72%,而对北部陆坡的贡献率最多仅为15%.无论是冰期还是间冰期时期,高岭石都指示了珠江流域的机械侵蚀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48 / 45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