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Na+、K+和Ca2+含量变化与耐盐性的关系

被引:25
作者
商学芳 [1 ]
董树亭 [1 ]
郑世英 [2 ]
王丽燕 [2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德州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Na+含量; K+含量; Ca2+含量; 种子萌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玉米耐盐品种登海9号和盐敏感品种浚单18在含0、50、100、150和200mmolL-1 NaCl的营养液中萌发生长,采用等离子质谱分别测定其萌动种子种皮、胚、胚乳和幼苗根、根颈、叶中Na+、K+、Ca2+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NaCl浓度的增加,玉米体内Na+含量逐渐升高,在幼苗中表现地下部(根和根颈)显著高于地上部(叶);在萌动种子中,胚中Na+积累量显著高于种皮和胚乳。根系积累Na+能力较强,胚拒Na+能力较弱,种皮具有一定的Na+累积能力。随NaCl浓度的增加,K+和Ca2+含量逐渐降低,尤其是Ca2+含量急剧减少,达38.4%~55.9%(登海9号)和65.6%~78.2%(浚单18)。玉米根、根颈、种皮的Na+积累能力、叶的拒Na+能力和幼苗选择吸收Ca2+的能力可能与品种耐盐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玉米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 [J].
王丽燕 ;
赵可夫 .
作物学报, 2005, (02) :264-266
[2]   NaCl和Na2CO3对玉米生长和生理胁迫效应的比较研究 [J].
曲元刚 ;
赵可夫 .
作物学报, 2004, (04) :334-341
[3]   氯化钠不同浓度对夏玉米生长和吸氮的影响 [J].
刘志伟 ;
黄冠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32-136
[4]   NaCl胁迫对海蓬子(Salicornia bigelovii Torr.)离子区室化、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J].
王丽燕 ;
赵可夫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4, (01) :94-98
[5]   江苏野生大豆的耐盐性和离子在体内的分布及选择性运输 [J].
杨晓英 ;
章文华 ;
王庆亚 ;
刘友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37-2240
[6]   NaCl胁迫下野生和栽培大豆幼苗体内离子的再转运 [J].
於丙军 ;
罗庆云 ;
刘友良 .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3, (01) :39-44
[7]   叶片淋洗对玉米耐盐性影响机理的研究 [J].
夏阳 ;
林杉 ;
张福锁 ;
李杰 ;
胡恒觉 .
作物学报, 2001, (03) :397-403
[8]   玉米生长和矿质营养平衡对NaCl胁迫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夏阳 ;
林杉 ;
张福锁 ;
胡恒觉 ;
陶洪斌 .
草业学报, 2000, (03) :24-31
[9]   NaCl胁迫对高粱根、叶鞘和叶片液泡膜ATP酶和焦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J].
王宝山 ;
邹琦 .
植物生理学报, 2000, (03) :181-188
[10]   NaCl胁迫下抗盐突变体和野生型小麦Na+、K+累积的差异分析 [J].
郭房庆 ;
汤章城 .
植物学报, 1999, (05)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