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负荷餐中脂肪酸构成比的探讨

被引:11
作者
戴军
苏宜香
凌文华
梁亦铨
钟春宁
欧香忠
不详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营养系
[2]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
[3] 中山医科大学分子医学中心!广州
关键词
脂肪酸; 高脂血症; 脂蛋白; 载脂蛋白; 糖尿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59.3 [饮食疗法、临床营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5 ;
摘要
拟探讨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代谢的影响 ,为同类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将 2 8例糖尿病患者按分层抽样被分为 3组 ,禁食 12h ,分别接受 1∶1∶1、1∶1.7∶1.2和 1∶1.7∶2 .3三种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测定餐前及餐后 2、4、6h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浓度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计算得出。结果发现各组餐后各时间点甘油三酯较餐前明显升高 ,1∶1∶1、1∶1.7∶1.2和 1∶1.7∶2 .3组甘油三酯达峰时间分别为 2~ 4、4和 4~ 6h ;各组餐后 4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餐前。 1∶1.7∶1.2组餐后 2h血浆甘油三酯增值明显高于 1∶1.7∶2 .3组 ,1∶1.7∶2 .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 6h浓度和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 1∶1∶1和 1∶1.7∶1.2组。表明脂肪酸构成比可从血脂浓度、达峰时间、餐后脂质总水平三方面影响脂肪负荷餐后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动态 ,建议脂肪负荷餐采用 1∶1.7∶1.2脂肪酸构成比。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校准食物频数法调查广州Ⅱ型糖尿病患者膳食及脂肪酸构成比 [J].
戴军 ;
苏宜香 ;
阎凤 ;
刘少兰 ;
徐丽丹 ;
李俊华 .
中国公共卫生, 2000, (01) :47-48
[2]  
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周北凡, 1997
[3]  
Postprandial lipoprotein metabolism in normolipidemic men with and withou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2 Groot PHE,van Stiphout WAHJ,Krauss XH,et al. Arterioscler Thromb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