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残差周期修正的辽宁省粮食产量灰色预测

被引:8
作者
江和文 [1 ]
赵铭 [2 ]
郭婷婷 [3 ]
张丽敏 [1 ]
孙卓 [4 ]
高井宝 [5 ]
机构
[1] 葫芦岛市气象局
[2] 秦皇岛市气象局
[3] 辽宁省气象局
[4] 盘锦市气象局
[5] 大洼县气象局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粮食产量; 灰色预测; GM(1,1)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1971—2005年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的全区平均单产资料,根据产量数据的多周期和波动性特点,采用周期修正残差值方法,构建了辽宁省粮食产量灰色预测模型,采用正弦曲线拟合残差序列,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周期修正,预测精度提高。结果表明:预测"十二五"期间,辽宁省水稻在2013年以后出现小幅度下降,而单产绝对值仍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玉米单产至2014年呈持续增产趋势,2015年略有下降,单产波动幅度较小。以2006—2009年实际产量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效果较好。水稻单产预测模型精度为一级,玉米单产预测模型精度为二级。该模型对于大灾年份的粮食产量预测精度较差,但可反映其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河南省粮食产量预测 [J].
李进霞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 (04) :1-3+7
[2]   灰色关联分析在吉林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J].
胡晓丽 ;
袁洪印 ;
彭占武 ;
初立冬 ;
陈艳辉 .
农业与技术, 2009, 29 (04) :133-135
[3]   1988—2007年辽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J].
赵先丽 ;
李丽光 ;
贾庆宇 ;
谢艳兵 ;
周广胜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 25 (02) :33-37
[4]   基于灰色理论的河南省粮食生产预测 [J].
贺振 ;
贺俊平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475-478
[5]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江苏省粮食灾损量估计 [J].
李春华 ;
李宁 ;
孟志强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104-108
[6]   三种模型对我国粮食产量预测效果的比较 [J].
林绍森 ;
唐永金 .
统计与决策, 2007, (07) :39-40
[7]   2005年气象灾害对辽宁农业生产影响评估 [J].
张淑杰 ;
张玉书 ;
李广霞 ;
武晋雯 ;
冯锐 ;
陈鹏狮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6, (06) :46-49
[8]   灰色预测方法在山东省粮食总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J].
谢恒星 ;
张振华 ;
谭春英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257-258
[9]   21世纪初中国主要余粮区的空间格局特征 [J].
殷培红 ;
方修琦 ;
田青 ;
马玉玲 .
地理学报, 2006, (02) :190-198
[10]   灰色GM(1∶1)模型在定西县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J].
李葆春 ;
马琦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5) :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