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业务

被引:11
作者
毛冬艳
机构
[1] 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
关键词
强对流; 监测; 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 [地面气象观测]; P45 [天气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强对流天气业务的主要进展,重点介绍推动强对流天气业务发展的技术支撑,包括新的监测资料的应用、数值预报模式的发展、主要技术方法的研发和专业化业务系统的建设,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全国强对流业务的未来发展和主要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1]   GPS/Pwv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系统中的特征分析 [J].
叶其欣 ;
杨露华 ;
丁金才 ;
陆滟滟 ;
徐秀芳 ;
尹红萍 ;
朱佳蓉 ;
刘晓波 .
暴雨灾害, 2008, (02) :141-148
[22]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北京夏季强降水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J].
古红萍 ;
马舒庆 ;
王迎春 ;
李炬 ;
曹晓彦 .
气象科技, 2008, (03) :300-304+385
[23]   广东2005年“3·22”强飑线天气过程分析 [J].
谢健标 ;
林良勋 ;
颜文胜 ;
梁巧倩 ;
刘燕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3) :321-329
[24]   上海2004年7月12日飑线系统中尺度分析研究 [J].
刘淑媛 ;
孙健 ;
杨引明 .
气象学报, 2007, (01) :84-93
[25]   基于雷达数据的风暴体识别、追踪及预警的研究进展 [J].
韩雷 ;
王洪庆 ;
谭晓光 ;
林隐静 .
气象, 2007, (01) :3-10
[26]   风暴的多普勒雷达自动识别 [J].
胡胜 ;
顾松山 ;
庄旭东 ;
罗慧 .
气象学报, 2006, (06) :796-808
[27]   新一代天气雷达网资料的三维格点化及拼图方法研究 [J].
肖艳姣 ;
刘黎平 .
气象学报, 2006, (05) :647-657
[28]   城市边界层过程在北京2004年7月10日局地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J].
孙继松 ;
王华 ;
王令 ;
梁丰 ;
康玉霞 ;
江晓燕 .
大气科学, 2006, (02) :221-234
[29]   新一代天气雷达与强对流天气预警 [J].
俞小鼎 ;
王迎春 ;
陈明轩 ;
谭晓光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3) :456-464
[30]   2004年7月10日北京暴雨的中尺度分析 [J].
毛冬艳 ;
乔林 ;
陈涛 ;
杨克明 .
气象, 2005, (05) :4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