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31
作者
张继龙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梦; 四个全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被提出以来,国内学界主要从内涵、形成与发展、历史定位及其实践路径等方面对其展开热烈讨论,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如概念不清、研究视角较狭窄、形而上学和"二元对立"思维较突出等问题。对此,学界应厘清"共同体"概念的演变过程,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注重运用比较视野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与落实,注重在全球化背景下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可能带来的全球性和地方性矛盾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现实与意蕴 [J].
丛占修 .
理论与改革, 2016, (03) :1-5
[2]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J].
石云霞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09) :4-10
[3]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J].
陈向阳 .
当代世界, 2016, (05) :18-21
[4]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价值和实现 [J].
郭海龙 ;
汪希 .
邓小平研究, 2016, (03) :40-46
[5]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 [J].
李爱敏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6, (02) :96-102
[6]   习近平的人类共同价值思想初探 [J].
林伯海 ;
杨伟宾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6, (02) :165-169
[7]   科学理解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 [J].
陶文昭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2) :10-15+2
[8]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J].
饶世权 ;
林伯海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 (07) :15-19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识 [J].
叶小文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7 (03)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