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

被引:31
作者
董春华 [1 ,2 ,3 ]
曾闹华 [3 ]
高菊生 [2 ,3 ]
刘强 [1 ]
徐明岗 [3 ]
文石林 [2 ,3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长期试验; 不同施肥模式; 红壤性稻田; 水稻产量; 有机碳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分析了无机肥(化肥NPK)与有机肥(M,NPK养分相当)长期施用对双季稻增产潜力的影响。31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能增加水稻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产量,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早晚稻稻谷高产稳产作用最大,同时也最能增加地上部产量,能较快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3)随着试验年份增加,单施有机肥对早晚稻稻谷和地上部的增产效应表现出优于单施化肥的趋势,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施化肥。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水分管理对免耕抛秧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J].
秦华东 ;
江立庚 ;
肖巧珍 ;
徐世宏 .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27 (02) :209-212
[2]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和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J].
陈晓芬 ;
李忠佩 ;
刘明 ;
江春玉 .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 (05) :950-960
[3]   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对施肥制度的响应 [J].
陈春兰 ;
陈安磊 ;
魏文学 ;
彭忠 ;
尹春梅 ;
谢小立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 (10) :1263-1267
[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微生物量氮周转的影响 [J].
吕美蓉 ;
李忠佩 ;
刘明 ;
江春玉 ;
车玉萍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02) :275-282
[5]  
不同施肥措施对我国南方稻田表土有机碳含量及固碳持续时间的影响[J]. 朱利群,杨敏芳,徐敏轮,张武益,卞新民.应用生态学报. 2012(01)
[6]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J].
马力 ;
杨林章 ;
沈明星 ;
夏立忠 ;
李运东 ;
刘国华 ;
殷士学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4) :117-124
[7]   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活性和难降解性组分的影响 [J].
陈小云 ;
郭菊花 ;
刘满强 ;
焦加国 ;
黄欠如 ;
赖涛 ;
李辉信 ;
胡锋 .
土壤学报, 2011, 48 (01) :125-131
[8]   红壤稻田长期施钾肥及有机肥对水稻叶面积指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J].
叶会财 ;
黄庆海 ;
余喜初 ;
徐小林 ;
廖作敏 ;
陈明 .
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10) :6-9
[9]   水稻蚕豆轮作条件下长期定位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J].
鲁耀 ;
陈宝红 ;
段宗颜 ;
陈拾华 ;
胡万里 ;
黄翠菊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22) :157-161
[10]   平衡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养分收支平衡的影响 [J].
姬景红 ;
李玉影 ;
刘双全 ;
刘颖 ;
张明怡 ;
韩光 ;
史俊琴 ;
徐军生 .
大豆科学, 2009, 28 (04) :678-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