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半夏属群体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及其演化

被引:9
作者
高凯
李名旺
顾德兴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关键词
半夏属;比较解剖;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239.01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对华东地区半夏属内5个种7个群体进行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结果发现:(1)半夏属有3种类型的气孔器;有晶簇和针晶两种类型的晶体,晶簇为原始性状;导管直径的进化趋势由小到大。这3种性状十分稳定,可用来判断类群的进化程度并作为半夏属药材组织鉴定的依据。(2)半夏是具有明显多态现象的复合种,性状的变异幅度很大,但很容易通过无融合生殖将基因型保存下来。(3)盾叶半夏、鹞落坪半夏较为原始,虎掌、半夏较为进化。(4)半夏可能由鹞落坪半夏进化而来。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半夏属的染色体数目、倍性与珠芽发生的关系 [J].
李名旺 ;
顾德兴 ;
刘友良 ;
徐炳声 .
植物分类学报, 1997, (03) :208-214+289
[2]   从生态地理探索天南星科的起源 [J].
李恒 .
云南植物研究, 1996, (01) :14-42
[3]   半夏群体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J].
顾德兴 ;
郭巧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02) :11-16
[4]  
维管植物比较形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福斯特, 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