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磁电震联合反演在合肥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贾红义
陈建平
谭明友
阎汉杰
李学田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3]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事业部
关键词
联合反演; 影子盆地; 区带划分; 合肥盆地;
D O 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03.06.017
中图分类号
P631.3 [电法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合肥盆地开展了高精度重力、航磁、电法、地震(简称重磁电震)、化探等多种方法勘探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重磁电资料的目标处理,建立起全区地球物理场;应用重磁电震资料联合反演,获得的主要成果有:①完成了印支面及结晶基底构造图;②发现了“影子盆地”;③本区自南而北划分为四个构造带,即前陆冲断带、前渊沉降带、前隆断褶带、隆后斜坡带;④指明前陆冲断带和前隆断褶带是合肥盆地油气勘探突破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80 / 686+708 +708-5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油气远景 [J].
高长林 ;
叶德燎 ;
钱一雄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0, (02) :99-104+114
[2]  
Gravity and magnetics in oil prospect-ing. Nettleton L L. . 1976
[3]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J].
贾红义 ;
刘国宏 ;
张云银 ;
张日华 .
安徽地质, 2001, (01) :9-18
[4]  
Statistical models for interpreting aeromagnetic data. Spector A and Grant F S. Geophysics . 1970
[5]  
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夏编著, 1986
[6]  
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朱夏,徐旺主编, 1990
[7]  
勘探地震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R.E.谢里夫,(加)L.P.吉尔达特编, 1999
[8]  
压扭性盆地勘探理论及方法文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丕龙主编, 2001
[9]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 [J].
董树文 ;
孙先如 ;
张勇 ;
黄德志 ;
王刚 ;
戴世坤 ;
于邦存 .
科学通报 , 1993, (06) :542-545
[10]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分析 [J].
周进高 ;
赵宗举 ;
邓红婴 .
地质学报, 1999, (01) :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