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高凝状态研究

被引:12
作者
王华 [1 ]
杨杰孚 [1 ]
包承鑫 [2 ]
胡云建 [3 ]
钟优 [1 ]
张瑞生 [1 ]
曾学寨 [1 ]
李宏义 [1 ]
刘德平 [1 ]
机构
[1] 北京医院心内科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3] 北京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充血性; 纤维蛋白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7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高凝相关指标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房颤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分为两组:房颤1组为无心力衰竭者(30例),房颤2组为有心力衰竭者(30例)。具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窦性心律患者(40例)为窦性心律组,另选33例正常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慢性房颤患者、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中,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结果房颤1组患者D二聚体为474.5μg/L(220.0~843.9μg/L),房颤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为657.9μg/L(365.8~1 448.6μg/L),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271.6μg/L(186.6~426.2μg/L)和正常对照组179.5μg/L(131.4~235.1μg/L),(P<0.05)。房颤1组患者血浆Fg(3.74±0.76)g/L和房颤2组患者血浆Fg(4.25±0.95)g/L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3.26±0.80)g/L和正常对照组(2.97±0.72)g/L,(P<0.05)。与房颤1组比,房颤2组患者D二聚体、Fg显著升高(P<0.05)。与左房内径<40 mm的房颤患者比,左房内径≥40 mm的房颤患者D二聚体、Fg升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并且心力衰竭和左房扩大增加房颤的高凝状态,这些异常可能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和(或)栓塞事件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前状态研究 [J].
王华 ;
杨杰孚 ;
刘芳 ;
谭爱国 ;
胡云建 ;
曾学寨 ;
褚德发 ;
包承鑫 ;
刘德平 ;
佟佳宾 .
中国循环杂志, 2002, (06) :11-13
[2]  
Eleni Hatzinikolaou-Kotsakou,Zarifis Kartasis,Dimitrios Tziakas,Athanasios Hotidis,Dimitrios Stakos,Konstantinos Tsatalas,Georgios Bourikas,Maria E. Kotsakou,Dimitrios I. Hatseras.Atrial Fibrillation and Hypercoagulability: Dependent on Clinical Factors or/and on Genetic Alterations?[J].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Thrombolysis,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