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在园主动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被引:4
作者
李思娴
郭嘉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主动性行为; 学前儿童; 认知重组; 行为策略;
D O I
10.13861/j.cnki.sece.2014.03.006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采用事件抽样法,本研究对44名2~6岁学前儿童的在园主动性行为实施观察,共观察到264个事件。结果表明:儿童的主动性行为策略存在年龄差异,"坚持不懈"的次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超常发挥"和"事先准备"的次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主动性行为总数不存在年龄差异。此外,儿童在主动性行为的四种策略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行为的表现方式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如女孩的主动性行为主要表现在待人亲和等方面,男孩的主动性行为则主要表现在大胆表现自己等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待年幼的儿童应该多加理解和鼓励,要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使幼儿能够积极地把握机会,勇于表现自己;对待年长的儿童则应该多加引导,培养幼儿事先准备和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同时要关注男女儿童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给予针对性的引导,促使其主动性行为正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学习品质:美国儿童入学准备的一个新领域 [J].
鄢超云 .
学前教育研究, 2009, (04) :9-12
[2]   儿童区分意图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关系的研究 [J].
郭伟 ;
李喆君 ;
陶倩 ;
李孝明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 8 (12) :2563-2565
[3]   中、日、韩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之:主动性 [J].
周爱保 ;
敏霞 ;
青柳肇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4) :137-139
[4]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J].
庞丽娟 ;
田瑞清 .
心理科学, 2002, (02) :144-147+252
[5]   试论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J].
谢冬梅 .
教育导刊, 1999, (S6) :32-34
[6]   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 [J].
张文新 ;
林崇德 .
心理学报, 1999, (04) :418-427
[7]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Initiative: An Overview of Validity Studies[J] . Doris Fay,Michael Frese. Human Performance . 2001 (1)
[8]   Proactive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 [J].
Crant, JM .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26 (03) :435-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