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训练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31
作者
刘丽萍
李雷
王光平
郝晓冬
郑师陵
机构
[1] 河北体育学院运动系
[2]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信息处
[3]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电镜室
[4] 河北省人民医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SOD; MDA; 肝细胞; 游泳训练;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02.02.011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游泳训练前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及DNA倍体分析 ,综合观察不同负荷阈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探讨不同负荷阈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5 0只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 (10 0g± 5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1天训练组 (G2 )、6天训练组 (G3 )、12天训练组 (G4 )和 18天训练组 (G5)。训练方案为每天游泳 30分钟 ,休息 4 0分钟后再游泳 2 0分钟。取材当天训练后休息 4 0分钟取材。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 )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JEM - 12 0 0EX电镜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游泳训练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为升高、恢复、再升高。运动后各组DNA均出现亚“G1”峰 ,即凋亡峰。 6天训练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 ,可见凋亡小体。肝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SOD、MDA发生改变 ,提示这些变化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自由基、细胞凋亡与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J].
王新玲 ;
李月彩 ;
侯颖春 .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 (04) :62-63
[2]   自由基氧化致线粒体DNA损伤与细胞凋亡 [J].
曾昭惠 ;
杜琼 .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1999, (04) :167-168
[3]   运动性疲劳的线粒体膜分子机制研究.Ⅰ.急性力竭运动中线粒体电子漏引起质子漏增加及其相互作用 [J].
张勇 ;
时庆德 ;
文立 ;
陈家琦 ;
李林江 ;
刘树森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 (03) :236-239
[4]  
运动性疲劳状态下线粒体膜生物学特征的研究-Ⅲ: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后大鼠肝线粒体膜NADH-CoQ还原酶及肝组织NAD+的变化[J]. 吕梅,张勇,李静先,时庆德,张薇,陈家琦.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01)
[5]   运动性内源自由基对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J].
胡红梅,许豪文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 (01) :23-25
[6]   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 [J].
田晓华 ;
顾景范 ;
孙存普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96, (04) :63-66
[7]   自由基与细胞凋亡 [J].
惠宏襄,赵小宁,金明,王成济,莫简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6, (01) :12-16
[8]   耗竭性游泳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功能的影响 [J].
王文信,丁树哲,许豪文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4, (02) :243-246
[9]  
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关心,周汝麟主编, 1998
[10]  
运动性骨骼肌疲劳机理研究[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田野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