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降雨特性试验

被引:25
作者
霍云梅 [1 ]
毕华兴 [1 ,2 ]
朱永杰 [1 ]
许华森 [1 ]
王晓贤 [1 ]
常译方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率定; 雨滴直径; 降雨动能; 土壤侵蚀;
D O I
10.16843/j.sswc.2015.02.005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使基于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水土保持试验更可靠,采用人工降雨试验方法,通过研究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降雨特性,探讨该装置在水土保持科学试验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雨滴达到终速时雨滴-色斑直径的关系为d=0.383 9D0.709;2)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有效降雨均匀度超过80%;3)在试验范围内,雨滴直径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雨滴中数直径与降雨强度呈d50=0.559 5I0.280 5的幂函数关系,相同降雨强度条件下的雨滴直径较天然雨滴偏小20%70%;4)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呈E=0.004 2I-0.021的线性关系,可通过控制降雨强度实现降雨动能与天然降雨的相似性;5)QYJY-503C人工模拟降雨装置性能稳定、可控性强,可适用于室内土壤侵蚀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杨凌天然降雨侵蚀力初步研究 [J].
吴光艳 ;
成婧 ;
吴发启 ;
王健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 (04) :6-9+13
[2]   采用滤纸色斑法对雨滴直径的研究 [J].
廖炜 ;
卫苗苗 ;
黄煜煜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 32 (06) :1165-1168
[3]   Kust03-1型人工模拟降雨实验装置的设计与率定 [J].
周跃 ;
王杰 ;
胡少伟 .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 (02) :81-85
[4]   人工模拟降雨的能量相似及其实现 [J].
薛燕妮 ;
徐向舟 ;
王冉冉 ;
程飞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6) :102-105+112
[5]   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 [J].
徐向舟 ;
刘大庆 ;
张红武 ;
董占地 ;
朱明东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5) :52-58
[6]   高度对色斑法测量雨滴粒径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李红 ;
任志远 ;
袁寿其 ;
朱兴业 ;
汤跃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6, (01) :16-17+19
[7]   雨滴粒径的测量方法及其改进研究 [J].
徐向舟 ;
张红武 ;
朱明东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2) :26-29+47
[8]   人工模拟降雨技术研究综述 [J].
任树梅 ;
刘洪禄 ;
顾涛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 (03) :73-75
[9]   SR型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J].
陈文亮 ;
唐克丽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4) :106-110
[10]   黄土高原降雨雨滴最终速度的分布律 [J].
钱允祺 ;
陶士珩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5) :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