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黔中杠寨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抗蚀性研究
被引:12
作者:
吴鹏
朱军
崔迎春
丁访军
周玮
机构:
[1]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杠寨小流域;
植被类型;
土壤抗蚀性;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2.08.01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全面评价黔中杠寨小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功能,以小流域主要的5种植被类型下的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无林地为对照,选取了多个与土壤抗蚀性相关的指标,分析其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抗蚀性的差异,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评价土壤抗蚀性强弱的最佳指标,计算了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结果表明:(1)5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抗蚀性均要优于无林地(少数几个指标除外),麻栎灌木林在各抗蚀性指标上表现最好,马尾松+华山松混交林幼林次之;(2)不同植被类型下评价土壤抗蚀性的最佳五指标分别是:>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结构破坏率、分散系数、团聚状况和团聚度;(3)根据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5种不同植被类型及无林地表层土壤的抗蚀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麻栎灌木林(1.302)、马尾松+华山松混交林幼林(1.073)、柳杉幼林(0.190)、杉木+柳杉混交林幼林(-0.145)、柏木幼林(-0.428)、无林地(-1.992)。建议该小流域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过程中,应加强对麻栎天然次生林的人为管护措施,以提高其群落整体生态效应;把马尾松+华山松混交林作为重要生态公益林加以营造。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