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持机制及其宏观研究方法

被引:17
作者
郭志华
臧润国
蒋有绪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保护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形成与维持机制; 3S技术; 数学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虽有众多假说 ,但均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诸多生态因子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得出了许多结论、导出了不少争议。本文主要简述了生物因子 (如生产力、生物量、种间关系、土壤微生物 )和非生物因子 (干扰与空间异质性、气候、土壤因子等 )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以及在生物多样性影响机制研究中所用的 3S技术与数学方法。总之 ,我们应坚持综合作用的观念 ,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在不同的对象层次上 ,全面、深入地研究各类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才能得出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的全面、完善的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Analysis of vegetation structural diversity by Burnaby's similarity index [J].
Carranza, L ;
Feoli, E ;
Ganis, P .
PLANT ECOLOGY, 1998, 138 (01) :77-87
[22]   Longitudinal patterns of plant diversity in the North American boreal forest [J].
Qian, H ;
Klinka, K ;
Kayahara, GJ .
PLANT ECOLOGY, 1998, 138 (02) :161-178
[23]  
Species diversity and small-scale disturbance in an old-growth temperate forest: a consideration of gap partitioning concepts .2 Busing R T,White P S. Oikos . 1997
[24]  
Tree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fate of juveniles in a lowland tropical rain forest – implications for regen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pecies diversity[J] . Toshinori Okuda,Naoki Kachi,Son Kheong Yap,N. Manokaran.Plant Ecology . 1997 (2)
[25]   PREDICTION OF NEOTROPICAL TREE AND LIANA SPECIES RICHNESS FROM SOIL AND CLIMATIC DATA [J].
CLINEBELL, RR ;
PHILLIPS, OL ;
GENTRY, AH ;
STARK, N ;
ZUURING, H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95, 4 (01) :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