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基于信息熵与偏移-份额模型的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32
作者:
谢汀
[1
,2
]
伍文
[3
]
高雪松
[1
,2
]
邓良基
[1
,2
]
刘爱宁
[1
]
李启权
[1
]
吴铭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建设用地结构;
时空尺度;
信息熵模型;
偏移-份额模型;
成都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建设用地结构变化分析是实现区域用地结构优化的关键,对于解决区域快速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借助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分析了1996-2010年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特征及空间配置差异,研究表明:①成都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与均衡度经历了上升-波动-下降-平稳的过程,而优势度变化与之相反;②城镇建设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属于增长性结构,其中城镇建设用地表现出显著补给效应;农村居民点用地、采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属于衰减性结构,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和采矿用地表现出显著挤出效应;③成都市下辖的4市、10区和6县对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4建设用地结构时序变化与空间配置差异是各区域社会经济要素、区位因素、资源禀赋、区域政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22 / 730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