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救援应急指挥纪实

被引:29
作者
雷百灵 [1 ]
周云 [2 ]
朱颖 [3 ]
黄宣银 [4 ]
韩思润 [5 ]
马强 [1 ]
何静 [2 ]
李永清 [2 ]
机构
[1] 绵阳市卫生局
[2]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绵阳市中心医院
[4]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5] 绵阳市卫生执法监督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医疗救援; 绵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 [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5·12汶川8级地震,造成绵阳极重灾区87.7%的卫生系统受损,共伤亡31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31.24亿元。灾难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医疗卫生救治指挥部,震后4小时内派出5支医疗队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县。现场医疗队首次分检后送伤员22947名,经三级转运到绵阳本地医院。截至6月30日,绵阳医疗机构累计接诊伤病员37.96万人次,收治住院伤病员21628人,其中危重伤员2772人,含截肢伤员146人,住院伤病员死亡846人。从5月17日起,绵阳向全国14省市医院转运伤员3381人。6月19日,绵阳市伤员康复中心成立,累计接收住院康复病人156人,治愈32人,并与援绵心理干预医疗队一起,对受灾群众和伤病员等进行7万余人次的心理危机干预。绵阳卫生防疫机构震后2小时内启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制订和完善震后防病技术方案,迅速派出防疫应急队伍,完成尸体处理、水质和疫情监测、环境废墟消毒、安置点防疫、提前防范次生灾害,开展大规模健康教育等工作。汶川地震绵阳极重灾区医疗卫生救治和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体系整合资源、统筹指挥、应对及时,极大地保障了相关政府、非政府部门及援绵各机构能在统一、有前瞻性地指挥调度下协同工作,创造了地区性特大地震灾害医疗救援和疾病防控的"绵阳模式",取得了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和卫生防疫阶段性胜利,所积累的宝贵一手资料和经验,将成为灾后重建和区域性国家级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 [J].
叶盛 ;
陶红 ;
姚中华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05) :330-331
[2]   基层疾控机构应急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J].
周云 ;
侯再金 ;
向定全 ;
李永 .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18) :3526-3527+3529
[3]  
体制沉疴之患[J]. 孙亚菲.新闻周刊. 2003(15)
[4]  
绵阳年鉴[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绵阳年鉴》编辑部, 2007